新京報8月3日版。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新京報獨家專訪了文體娛領(lǐng)域的四十位“先鋒”人物,他們分別在不同的領(lǐng)域取得了開拓性的創(chuàng)新和耀眼的成就。新京報將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陸續(xù)推出這些改變了時代的“先鋒”人物專題。時評版會對應(yīng)這些專題,刊載記者與這些人交談過程中的生動細節(jié),展示他們的過人魅力和精彩人生。
沒有各種電子產(chǎn)品的年代,我們似乎都一樣,每天放學跑回家,放下書包就坐到電視機前面蹲守少兒節(jié)目——《七巧板》和《大風車》,那真是每天放學的頭等大事。這檔節(jié)目的主持人鞠萍姐姐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她總是笑著給我們講很多故事和道理,教我們做游戲。如今,鞠萍姐姐已經(jīng)52歲了,她說自己胖了不少,調(diào)侃著她、董浩、劉純燕是央視少兒頻道“三老”,“現(xiàn)在的小朋友們可能都不認識我了,都追逐著紅果果和綠泡泡,但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看到我就會把孩子‘塞’到我旁邊,并不停地告訴他們,這是媽媽爸爸的偶像?!?/p>
鞠萍素顏接受了這次采訪,慣常的短發(fā)、甜蜜的微笑,依舊是兒時記憶中那樣樂樂和和、隨性大方、不拘小節(jié)。為了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這份工作她其實犧牲不少,比如30年只燙過兩次頭發(fā),還有一次因為小觀眾接受不了說“不像姐姐”而向他們道歉?!昂髞砦覜Q定了,為了小觀眾們發(fā)型就不能變?,F(xiàn)在我也認為,能為孩子做些事情就滿足了?!比缃瘛秳赢嫵恰吩缫淹2?,《大風車》還在少兒頻道但早已物是人非,所有童年熟悉的主持人都不見了,改革開放整整40年,我們才意識到,早就不過兒童節(jié)的我們,突然很想念鞠萍姐姐他們。
迅速倒帶
改革開放給我?guī)砹颂鄼C會和改變
一提童年偶像和女神,鞠萍一定是個無法跳過的名字。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在鞠萍的人生經(jīng)歷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就像如果不是教育改革,她可能就上不了北京海淀區(qū)實驗班,“我現(xiàn)在都還記得上學時坐的大巴,每天往返都走長安街的那條路線,在學校里睡午覺的枕頭,還有經(jīng)常給我啟發(fā)的校園文藝活動?!碧岬酵簦偸呛芘d奮,“現(xiàn)在我們偶爾也會回學??蠢蠋?,現(xiàn)在學校變化很大,以前上課的房子只剩了一間教室,宿舍樓變成了足球場,但當你經(jīng)?;厝?、站在自己40年前上學、上課的地方,就會想起以前美好的校園生活?!?/p>
作為我國第一位專職青少年節(jié)目主持人,34年以來,鞠萍陪伴了無數(shù)孩子的成長,一代又一代的少兒觀眾都是看著《七巧板》和《大風車》長大的。從10歲開始,她就參加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少年廣播合唱團,跟著李谷一、蔣大為等老藝術(shù)家合唱操練,她說自己開拓了眼界,也真正感受到藝術(shù)家身上應(yīng)該有的風范。私下里鞠萍也一貫低調(diào)謙虛,她說,“時代雖然不斷在發(fā)展變化,我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保持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自己一直喜歡的事業(yè),這樣就挺好的。”
央視情緣
靜看人生百態(tài) 保有“知心姐姐”的純真自然
鞠萍的聲音沒有一點變化,從1991年開始,她為小朋友們錄制了近乎200多盒磁帶,很多人都是聽著“鞠萍姐姐講故事”長大的。采訪中,她回顧了自己的很多第一次:1984年國慶節(jié),她第一次主持節(jié)目;1985年6月1日,一個嶄新的幼兒欄目《七巧板》以及它的固定主持人鞠萍姐姐正式和觀眾見面;第一次被領(lǐng)導批評;第一次向小觀眾道歉;第一次為小朋友開演唱會;第一次當節(jié)目總導演……關(guān)于職業(yè)生涯一點一滴的記憶,在鞠萍眼里,無論是喜是悲都彌足珍貴,任何一個小細節(jié)她都能迅速回憶,她說這過程中的成長和記憶,每一個時刻都相當珍貴。
但孩子在長大,姐姐也會變老,鞠萍說這么多年走到哪里都會有人對她說,“我是看您節(jié)目長大的”,每次聽到這句話內(nèi)心就充滿了感激和感動。如今的鞠萍靜看人生百態(tài),依舊保有“知心姐姐”的純真自然,安之若素更不放棄滿足小朋友的渴望。她堅定地告訴記者,無論何時都會想盡辦法投身公益,為孩子們提供好的生活條件。
空中飛人
漸退幕后 以另一種方式為孩子做事
這些年,鞠萍雖然已經(jīng)漸退幕后,但卻變成了空中飛人。高強度的工作節(jié)奏,樂觀的鞠萍卻精力十足,“我屬于傻吃悶睡型,像2015年飛行里程超過30萬公里,飛行次數(shù)218次。其實舟車勞頓、艱苦邊遠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為孩子做事我就心甘情愿?!?/p>
生活中的她,不太講究養(yǎng)生,但樂和隨和的生活態(tài)度不僅給她帶來了好人緣,更是有個好身體。不過她偶爾也會調(diào)侃自己要注意減肥,得向周濤和董卿學習,“她們真的是為藝術(shù)獻身,一直保持好身材,其實做主持人很不容易,比如她們要注意節(jié)食,一個晚上站著不能坐,因為一坐裙子就會有褶子,這些細節(jié)真的很偉大,我在這方面對自己要求就沒那么嚴格?!闭f著說著,她還自嘲因為胖了每次上熱搜都和體重有關(guān),也羨慕金龜子劉純燕能幾十年如一日地童顏永駐。
拍完照片,她和攝影師、記者一一握手告別,留下在場的人在那里感嘆童年??粗掀嫉谋秤?,記者瞬間有些淚目,我們總覺得他們不會變老,看著他們依舊想起從前的童年,但有時又無奈童年回不去了。
□周慧曉婉(新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