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人妻曰韩精品二区_精品人妇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白丝白浆无码性色_2019国产午夜福利精品理论片

直播間里的“相親局”
發(fā)布時間:2024-07-19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點擊:643163

  很少有人知道醫(yī)學生黃文藝的另一重身份——直播間里的“賽博紅娘”(在虛擬直播領(lǐng)域,主播通過互動幫助觀眾找到合適的伴侶,被稱為“賽博紅娘”——記者注)。
  
  在黃文藝的相親直播間里,9個小窗口呈九宮格排列,年輕人依次“上麥”開視頻自我介紹,包括年齡、身高、體重、地區(qū)、興趣愛好等,有明確相親目標的人會直言自己的擇偶標準,有人還會向心動嘉賓表白。像“是否接受異地戀”“感情可以戰(zhàn)勝門當戶對嗎”這類容易引發(fā)討論的情感話題,常常讓直播開到深夜。
  
  半年前,黃文藝的直播間只是一個供她吐槽的聊天室,她發(fā)現(xiàn)聊得最多的話題還是婚戀情感,索性把聊天室改成“派對房”形式的相親直播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賽博紅娘”。
  
  幾乎同一時期,霍妮的相親直播間由考研直播間轉(zhuǎn)型而來。由于是平臺最早開拓相親直播賽道的博主之一,霍妮的直播間還曾得到平臺推流。在“王婆說媒”爆火之前,霍妮的相親直播間在2024年春節(jié)期間熱度曾達到總場觀眾突破50萬人。
  
  從紅娘到參與者幾乎全是90后、95后甚至00后,這種派對房形式的相親直播間被稱為線上交友的“直播進階版”。是怎樣的相親新玩法,吸引年輕人組團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實名”相親?這種相親形式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相親有何區(qū)別?為什么他們寧愿讓渡隱私也想在網(wǎng)上找個對象?這種模式是否真的可以解決婚戀難題?
  
  相親直播間里,有人相親、有人追求情感慰藉
  
  90后李莎最近就在霍妮的相親直播間成功找到了男朋友。
  
  今年5月份,李莎無意間刷到了相親直播間。“不像線下相親要花費很多精力見面,在相親直播間我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參與,比如睡前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我還可以在直播間‘潛水’觀察,從一些細節(jié)去推斷上麥的人是怎樣的性格。”
  
  當謹慎的李莎在直播間“潛水”時,男生聞道一無意中碰到相親直播間的上麥按鈕并成功連麥。原本打算退出的他在直播間小伙伴們的挽留下,作起了自我介紹,“在國外讀博,平時喜歡打獵,追求刺激冒險的生活”,這一下就引起了喜歡潛水探索未知的李莎的興趣。
  
  在此之前,聞道一對“相親”非常排斥,他覺得像是一場交易,“大家好像談生意一樣,相親的雙方就像是商品,被拿來進行各方面比較。”“但相親直播間會弱化相親過程中物質(zhì)配對的屬性,把人凸顯出來,更尊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聞道一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之后,聞道一多次上麥分享他的生活、愛好,李莎決定“出擊”,她聯(lián)絡直播間里相熟的姐妹幫她助攻,并主動上麥表白心意。出于共同的愛好、興趣、價值觀,兩個人第一次私聊就聊到了次日清晨6點?;ハ嗔私庖欢螘r間后,李莎趁假期前往聞道一留學的國家見面,很快兩人便確定戀愛關(guān)系。“直播間的熱鬧氛圍會緩和相親的尷尬,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共同話題,非常給力。”李莎說。
  
  當然,直播間的人并不容易配對成功,00后王冰冰蹲了3個月,最終成為直播間的“氣氛組”。獨自在陌生城市實習的她,每晚下班回家已經(jīng)快22點,并沒太多精力去參加線下活動,所以她想通過相親直播間認識一些同城的新朋友。
  
  在蹲守的3個月里,王冰冰在相親直播間里看到,有人表演才藝直播“整活”,彈琴、唱歌、跳舞;有人通過鏡頭分享所在城市的夜景;有人訴說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人際關(guān)系;有人談起過去失敗的戀愛經(jīng)歷,沒有勇氣開始新的感情;有人在直播間評論區(qū)里分享自己跟女友長達10年的戀愛長跑。
  
  王冰冰說:“相親直播間像是一個以情感話題為鏈接聚集年輕人的空間。除了相親以外,這里還為許多人提供了情緒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孫萍長期關(guān)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的交友、婚戀問題,她認為當前年輕人的線上交友目的逐漸多元化,并不完全為了找對象、談戀愛,而更多將線上交友平臺看作情緒宣泄的窗口。“線上平臺上的交際圈與用戶的現(xiàn)實生活少有交集,用戶因而擁有了獨立于個人現(xiàn)實社交圈之外的媒介環(huán)境。熟人的缺位使用戶得以擺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利益關(guān)系限制,有機會選擇一種規(guī)范重塑,并因此卸下生活中的‘面具’,在平臺中發(fā)布談論‘不適合在(微信)朋友圈發(fā)’的內(nèi)容,或?qū)⑵脚_作為能夠宣泄情緒、暢所欲言的‘樹洞’。 ”
  
  上麥前,年輕人不同的婚戀困境
  
  黃文藝總結(jié)了直播間里的三類用戶,“一是平時工作忙,交友渠道窄,來直播間拓展交友圈、尋求戀愛機會;二是拒絕傳統(tǒng)相親方式,拒絕通過物質(zhì)條件配對,追求真實情感交流的用戶;三是并不急于戀愛,只是將直播間作為調(diào)節(jié)生活、打發(fā)時間的工具。”
  
  蘇木陳便是活躍在黃文藝直播間里的第一類用戶,“我是被逼急了才上直播間開麥相親的”。32歲的蘇木陳,平時生活兩點一線,社交圈很窄,很難遇到合適的女孩子。第一次刷到相親直播間時,他覺得這是一個展示自己、認識新人的好機會,糾結(jié)了10多分鐘后他決定上麥,“朋友說我性格直,不會跟女孩子聊天,那我索性就上麥試試。”
  
  “試錯成本太高”是蘇木陳對線上交友軟件的評價。“線上交友軟件就像開盲盒”,雖然提供了認識新人的渠道,但是大家在挑選和被挑選的同時,選擇的機會太多,彼此都抱著這個不行還有下一個的心態(tài),不會有耐心去了解一個人,一言不合就不再回復,很難建立真正的關(guān)系。
  
  對于蘇木陳的線上交友經(jīng)歷,孫萍解釋,線上交友平臺在為親密關(guān)系的建構(gòu)提供便利的同時,也使親密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顯著的變化?;诿浇榻⑵鸬挠H密關(guān)系易于獲取,也容易失去。在交友平臺中,人們能夠隨時與陌生人聯(lián)系,也能同時與多位平臺用戶嘗試建立親密關(guān)系,在此過程中,承諾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不斷弱化,親密關(guān)系的隨意性提升。
  
  對于線下婚介所,蘇木陳更是連連搖頭,“除了過于重視物質(zhì)條件的匹配之外,線下婚介所推薦的異性也并不容易交流。”他說,“很多人能拖到去婚介所里找對象,一是年紀比較大但自身條件很好,對對方的要求也高,挑剔些;二是對自己定位不清晰,擇偶標準聽著跟許愿似的,覺得對方不夠格。”
  
  “相親直播間就不同了”,蘇木陳告訴記者,大家都開著視頻,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一個人的形象、談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能不能聊得來”,直播間里的人源源不斷地像水一樣流動,“總會有一些人覺得我不錯而主動聯(lián)系”。
  
  而對于王冰冰來說,她的婚戀困境在于壓根兒不想在婚戀上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從線上走到線下,認識、了解、相熟再到確定關(guān)系,需要付出巨大的溝通成本。我還不確定未來想過怎樣的人生,更別提選擇未來的伴侶了。”王冰冰說,“人生的選擇有很多,會讓找對象、談戀愛這些事看起來沒那么重要,起碼不在我的優(yōu)先級里。”
  
  下麥后,距離親密關(guān)系始終差一步
  
  孫萍曾在論文《“中介化愛情”之困:理解線上交友平臺的媒介化與性別化》中談到,平臺不斷增多的使用場景會使用戶的使用目的變得多元,很多用戶開始從追求親密關(guān)系發(fā)展成一種“趣緣社交”,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工作經(jīng)歷、個人感悟所形成的短暫交匯正在成為線上交友的普遍狀況。另外,線上交友塑造了一個碎片的、流動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觀,這里聚合了眾多想要追尋親密關(guān)系的個體,但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尋找“可靠的另一半”變得不可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隱私與邊界因為媒介技術(shù)的中介變得不確定,線上交友實踐陷入兩難境地。
  
  孫萍的判斷正在相親直播間里變?yōu)楝F(xiàn)實。黃文藝無奈地說,成功配對的還是少數(shù),更多人只是在直播間里交到了朋友。
  
  一直活躍在相親直播間里的王樂寧最近便將他的重心轉(zhuǎn)移到了交友上。
  
  原本獨自在海外生活的王樂寧只要一有時間便會舉手上麥,每次都會有女生主動私信他??陕赝鯓穼幇l(fā)現(xiàn),“相親直播間能幫我更快更多地去篩選、匹配,實名認證、露臉連麥會讓互聯(lián)網(wǎng)交友變得沒那么虛擬,但距離建立親密關(guān)系還總是差最重要的一步。”他繼續(xù)解釋,“回到一對一聊天模式后,兩個人沒有共同話題、共同經(jīng)歷,跟在交友軟件中遇到的難題一樣,很難建立一段真實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對我而言,長久穩(wěn)定的親密關(guān)系需要線下磨合。”
  
  對于王樂寧的感受,孫萍解釋,算法技術(shù)的中介性讓個體在線上得以接觸到更大范圍的人群,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傳統(tǒng)的戀愛觀(認為感情需要慢慢培養(yǎng))被打破,用戶對于親密關(guān)系建立的認知逐漸動搖,呈現(xiàn)出一種“淺層社交”的狀態(tài)。“這樣的淺層社交幾乎沒有承諾、責任和長期性所帶來的穩(wěn)定關(guān)系特性,隨時可以開始和結(jié)束。”基于淺層社交下的“流動約會”極易讓人產(chǎn)生社交倦怠。“不想認識新人”“對陌生人產(chǎn)生倦怠感” “和人交流很累”成為線上交友用戶的普遍呼聲。
  
  媒介的過度介入令參與主體開始強調(diào)“身體在場”的重要性,希望將線上關(guān)系轉(zhuǎn)移到線下。孫萍說,“我們在研究時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線上交友平臺的用戶希望回到線下,三維立體地看見對方,而不只是在屏幕上看。共同經(jīng)歷一些事情,創(chuàng)造共同的記憶。這對于親密關(guān)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相親直播間里的年輕人雖然排斥物質(zhì)條件的單純匹配,追求情感共鳴,但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完全擺脫“門當戶對”觀念的限制。
  
  “距離等現(xiàn)實問題常常也會納入考慮范疇”,黃文藝告訴記者,她曾在直播間遇到心動的男生,兩人交流許久后,目前依然還是朋友。“我倆不在同一個地方,我在上學,對方也有工作要忙,不同頻的現(xiàn)實讓兩個人都缺少線下奔赴的勇氣。”
  
  黃文藝說,“直播間里也有為愛奔赴的例子,需要克服很多現(xiàn)實因素。大部分人還是會囿于距離、條件等現(xiàn)實原因放棄發(fā)展一段關(guān)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量,但很多人都會在現(xiàn)實和感情中糾結(jié),希望取得平衡。”
  
  李莎也坦言,與聞道一可以跨越山海為愛異國奔赴,更多追求精神層面的共鳴,離不開兩人背后優(yōu)渥的經(jīng)濟基礎。
  
  年輕人期待愛情,卻也保持清醒
  
  與此同時,相親直播間的圈層壁壘與隱私風險,也提醒在網(wǎng)上沖浪的年輕人“入坑需謹慎”。黃文藝說,“我并沒有為直播間設立進入門檻,但直播間里的用戶大多是性格開朗外向、高學歷、經(jīng)濟狀況較好的人群”,記者在直播間也觀察到,一名30多歲離異帶娃的男子上麥自我介紹后,因沉默寡言很難參與到話題討論中,也沒有人對他感興趣,最終只能在有新人上麥時默默斷開連線。
  
  “這同樣是線上交友不可避免的問題。”孫萍認為,隨著加入線上交友的人越來越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凸顯。高學歷、好工作、高顏值的用戶成為平臺追求的目標人群。在網(wǎng)絡空間的展現(xiàn)和流量的傾斜上,交友平臺建構(gòu)了以城市中產(chǎn)為主要目標人群的線上交友文化氛圍。當一些用戶無法美化個人形象時,便出現(xiàn)了被迫沉默的群體——來自農(nóng)村、大齡、工作一般的人群因為不符合城市中產(chǎn)的身份展現(xiàn)而被逐漸邊緣化,這一人群難以獲得線上匹配的機會,或者在匹配后極易被對方忽略。
  
  而最令年輕人頭疼的是“過度曝光隱私而帶來的困擾”。王冰冰和李莎在上麥期間時常會遭到私信騷擾。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王冰冰都會請對方到直播間上麥交流,“如果對方不敢上麥,卻一直頻繁向你發(fā)私信,試探你,那八成不是以戀愛為目的的,也許是為了釣魚或是跟更多的人約會。”
  
  李莎說,“直播間里隱藏的最大風險便是‘暗箱操作’。有些人會包裝自己的人設,去私信直播間上麥的人,有可能同時跟七八個人聊天,這些行為很難被發(fā)現(xiàn)。”
  
  霍妮在直播間里時常提醒大家不要過多透露經(jīng)濟狀況,擔心觀眾暴露過多個人信息而受到困擾。她曾打斷一個男生展示自己的外國綠卡,“擔心他用這個身份去騙女嘉賓跟他結(jié)婚。”直播間的觀眾會調(diào)侃急于透露自己經(jīng)濟實力的網(wǎng)友,讓他們趕快下麥。
  
  在直播間交流時,王冰冰提醒大家腦子里也應該有一根隱私安全線,過于隱私的信息千萬不能講。李莎則建議如果無法判斷對方是否真誠,不妨把認識的腳步放慢,把了解的戰(zhàn)線拉長,如果對方不是真心戀愛交友,他是不會花太長時間的。
  
  期待愛情,卻也獨立清醒,是黃文藝對相親直播間用戶的評價。做“賽博紅娘”半年以來,黃文藝在直播間里見證了很多愛情,“但直播間給我最大的啟發(fā),不是我要談一個非常厲害的對象,而是我應該成為更厲害的人。讓自己經(jīng)濟獨立、精神獨立后再去談對象,那時的選擇才會更加自由。”
  
  王樂寧告訴記者,“我理想中的戀愛,兩個人一定得有話聊,是因為精神的契合而在一起的;在生活中兩個人也要互相扶持,對彼此有正向的影響。如果沒有的話,我很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我愿意等,我也等得起。”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霍妮、蘇木陳、王冰冰、李莎、聞道一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郭韶明
  
  見習記者:譚思靜 戴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