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題:香港國際賽前馬房首探記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晨曦微照,位于香港沙田的香港賽馬會(馬會)本地馬房內(nèi)蹄聲清脆,健壯的馬匹正在騎師的引領下安靜地排隊等待檢查。獸醫(yī)聽診心臟后,再逐個檢查它們的前肢結構,觀察它們踱步姿態(tài),并在紙上記錄。
這是臨近香港國際賽事2023的清晨,馬會也首度開放馬房予媒體參觀拍攝。馬會國際獸醫(yī)聯(lián)絡及流行病學高級經(jīng)理、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獸醫(yī)評審專家林嘉豪透露,每逢賽事前,都需進行如是檢查流程,以找出任何可能引致馬匹在賽場受傷的狀況,確保馬匹于適宜狀態(tài)下參賽。
將于12月10日舉辦的香港國際賽事2023是全球馬壇一年一度的盛事之一,被譽為“世界草地錦標大賽”,屆時共有4場國際一級賽上演,賽程由1200米至2400米,總獎金高達1.18億港元,為歷來最高。今屆賽事海外參賽馬匹多達24匹,創(chuàng)2018年以來新高。這些馬匹分別來自6個國家,包括日本、法國、愛爾蘭、新加坡、英國及阿聯(lián)酋。
涉及海外馬匹,檢疫程序則更為繁瑣。為確保為馬匹提供公平、公正及安全的參賽環(huán)境,馬會早已建立一套嚴謹?shù)臋z疫制度。
林嘉豪展示了一張“馬護照”,這是馬匹出入境參賽的第一步,由馬匹注冊地的認可賽馬管理機構簽發(fā)?!榜R護照”上除了有馬匹的基本資料,如姓名、性別及血統(tǒng)等外,也會詳細列出馬匹健康情況、疫苗接種記錄及出賽記錄等?!坝袆e于人類護照貼上照片,‘馬護照’會繪畫出馬匹的特征,以作辨認。”
抵港后,海外馬匹將會被送往沙田馬場的檢疫馬房。記者在現(xiàn)場觀察發(fā)現(xiàn),檢疫馬房與本地馬房分別坐落于馬場兩端,相距逾1公里。
馬會檢疫馬房經(jīng)理曾家偉介紹,沙田馬場共設有18座檢疫馬房、共108個馬格。馬房范圍內(nèi)設有行馬機、踱步圈等訓練設施,進入檢疫馬房的人員必須遵循生物安全程序,例如手部及鞋類消毒、穿戴保護衣等,且進入檢疫馬房后同一天不可進入本地馬房。
采訪間,曾家偉手中對講機響起,對方大意是說本地馬匹晨操結束,可讓海外馬匹進入草地訓練。不出幾分鐘,日前已率先由日本抵港的馬匹“大帝”在騎師策騎下緩緩踱步走出來。
分開晨操訓練避免接觸,亦是檢疫一環(huán)。曾家偉將檢疫馬房比喻為“檢疫酒店”,海外馬匹抵港后會被抽取血液、尿液及鼻液樣本,確保沒有使用禁藥且未患馬流感,獸醫(yī)也會為馬匹進行診療,評估它們經(jīng)長途跋涉后的身心狀態(tài)。海外馬匹被安排前往所編配的馬格,來自同一地方的馬匹會被編入同一座檢疫馬房。
對于即將到來的香港全面復常后首個國際賽事,規(guī)模亦在過去幾年內(nèi)空前。曾家偉坦言自己與一眾檢疫馬房同事“如履薄冰”。在他看來,檢疫馬房是維持香港“馬照跑”的第一道防線,“有任何馬匹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或有傳染病傳播,影響的不僅是國際賽,更會影響本地的日常賽事。”
林嘉豪認為,正是因為馬會完善的檢疫制度,在過去多年間積累了國際口碑,從而令各賽區(qū)對香港賽馬運動建立了信心,也吸引著越來越多頂級賽區(qū)的馬匹、騎師等前來香港一決勝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