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封控區(qū)給5個娃當“臨時媽媽”
早上5點半,樊路彬就睜開眼,睡不著了。她心里惦記著,今天這三頓飯,怎么變著花樣做好。她要照顧的,除了自己6歲半的小女兒,還有4戶鄰居的5個娃。樊路彬是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一名調度員,最近半個月,這位青年黨員卻成了村里封控期間的“臨時媽媽”,照顧因父母在外集中隔離、獨自在家的孩子們。
“保證讓孩子三餐吃上熱乎飯”
4月29日,大興區(qū)采育鎮(zhèn)前甫村、后甫村相繼發(fā)現(xiàn)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根據(jù)疾控部門意見,兩個村子實行封閉管理,樊路彬及家人在村內進行隔離。當天,身為黨員的樊路彬就向村委會報到,“有什么需要做的,我隨叫隨到?!?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class="adInContent">
一個艱巨的任務很快就來了。
前甫村4戶家庭中的5個孩子,因父母在村外集中隔離,只能獨自在家。這些孩子大的16歲,最小的8歲。社區(qū)工作人員迅速向鎮(zhèn)黨委匯報,在征得孩子監(jiān)護人同意后,由村委會承擔起照料孩子們的責任。樊路彬得知此情況后,第一個申請成為“臨時媽媽”,“讓家長們放心!保證讓孩子三餐吃上熱乎飯!”
作為一名公交調度員,樊路彬細心、做事有條理。她第一時間建了微信群,向家長們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過敏食物、是否有忌口。隨后,就開始編寫起菜譜來。黃瓜炒雞蛋、胡蘿卜炒萵筍、雞蛋火腿軟餅、韭菜雞蛋餃子、肉丁炸醬面……每天三頓不重樣,每頓都有三四道菜。鎮(zhèn)里也給孩子們配送米面糧油、蔬果、蛋奶等足量的食材。
“變著花樣,希望孩子們能愛吃、多吃?!狈繁驅⒚刻斓娘埐伺恼眨l(fā)到群里,“我也是母親,太懂家長的牽掛了。”
全家老小齊上陣
擇菜、洗菜、控水、炒菜……樊路彬比給自己女兒做飯還上心,每頓都得前后忙活一兩個小時。婆婆給她當幫手,一起做飯,丈夫、弟弟則負責餐具消毒,給飯菜裝車。6歲半的小女兒也跟著忙前忙后,學著大人模樣洗起菜來。她還囑咐著媽媽:“把我的奶酪棒也給哥哥姐姐拿去!”鄰居知道了感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家人,大的小的都善良?!?/p>
一桌豐盛的飯菜做好,蓋上蓋兒、套上保溫袋,樊路彬穿戴防護服、面罩、口罩、手套,推著一輛小三輪車,給孩子們送飯去了。如此流程,一天三次,往往一頓飯送完回家,沒歇一小時,就要準備下一頓了。
趁著送飯工夫,樊路彬跟孩子們聊天,通過視頻電話與家長溝通?!按蠼悖铱醇依锸5奶O果、番茄壞了,酸奶有過期的,怕孩子吃了鬧肚子,先給清理了吧。咱們鎮(zhèn)里都給送了新鮮的蔬果。”“阿姨一天來三次,有什么事兒都跟我說?!薄匆姾⒆与S手扔的臟衣服,她二話不說就給洗了。
“五一”假期過后,一個男孩要上網(wǎng)課,平板電腦卻壞了,孩子家長都急壞了。送完飯,樊路彬又忙活一個多小時,幫男孩找出家里的筆記本電腦,重新下載安裝網(wǎng)課軟件,調試好才離開。忙著照料孩子們,樊路彬顧不上自己,胃病犯了。丈夫替她送了兩頓飯,好一些后,她又騎著三輪車穿梭在村子里。
“等我回家了報答您們的恩情!”
5月6日,北京降雨,樊路彬收到一個孩子的短信,“阿姨,中午不用給我送飯了。”回信問原因,孩子竟說:“因為下雨了,我怕您被雨淋濕。”樊路彬的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多懂事的孩子啊。我們都把彼此當成親人看待了?!?/p>
“臨時媽媽”的真情付出,也換來了親媽們的認可。11歲男孩的媽媽張女士說,得知集中隔離無法回村那天,她在公司就急哭了,“孩子長這么大,從來沒有一天離開過媽媽。多虧了小樊,讓我這顆心放下了!孩子說,阿姨做的飯比媽媽做的好吃?!?/p>
“等我回家了報答您們的恩情!”一位爸爸在微信中給樊路彬寫道。
經(jīng)大興區(q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批準,自5月13日20時起,采育鎮(zhèn)前甫村、后甫村解除封控。當天晚上,孩子們、家長們都開心極了!樊路彬也開心,但她的任務仍然沒有結束。因為,有的家長要晚些日子才能回家。
“單位很支持我,但我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請了年假,應該可以堅持到孩子們的父母都回來。”樊路彬說,她做的,是每個母親都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