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2月17日電 (張旭)閉市1個月后,位于重慶市石柱縣的中國唯一黃連專業(yè)交易市場17日迎來開市。截至19時,約30噸黃連在此成交,行情走俏。
沒有燃鞭炮,沒有儀式,位于石柱縣黃水鎮(zhèn)的中國黃連市場內,數十位連農(黃連種植戶)將黃連堆成一座座“小山”,散發(fā)著藥香。講價聲、吆喝聲不絕于耳,打破了小鎮(zhèn)的寧靜,冰天雪地也不覺冷。
黃連是中國的“國藥”之一,作為中藥材及漢方藥重要配伍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等療效。重慶石柱有“中國黃連之鄉(xiāng)”之稱,石柱縣農業(yè)農村委員會介紹,該縣有連農8000余戶,年均栽培和采收黃連1.2萬畝,年產值近4億元(人民幣,下同)。黃連有味連、云連、雅連之分,其中主產自重慶石柱的味連占了中國國內市場份額的95%以上。
位于黃水鎮(zhèn)的中國黃連市場,是中國農業(yè)農村部定點的黃連交易市場,全國唯一。市場始建于1985年,此后一直保留,成為黃連市場行情的“風向標”。每年的冬天,考慮到冰雪天氣和黃連交易淡季等因素,這里都會閉市一個月,讓連農、客商休憩。
雖然遠在深山,市場卻“名聲在外”,從事黃連外貿業(yè)務的彭平安說,來自韓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專家、從業(yè)人士都來這里“打望”過,了解黃連產量、品質、市場行情等信息。中國黃連市場現場負責人吳棟梁告訴記者,市場也對標國際,建立了溯源系統(tǒng),加強與生產基地聯系,要“走向全球”。
目前,石柱黃連已通江達海,遠銷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走向了世界。
家住石柱縣黃水鎮(zhèn)騎龍社區(qū)的連農黎克群告訴記者,她家通過種黃連有了3臺私家車。開市當天,她運了700公斤黃連到市場“試水”,感覺行情不錯。
“冰天雪地,我們還是忍不住要來?!眮碜院钡目蜕锑嵭掳舱f,自己已有十多年來此開市的經歷,這里雖地處偏遠,但可以了解行業(yè)前沿動態(tài)。
當天,有數十家客商“小試牛刀”,其中十余家來自湖北、四川等外地。截至19時,最高價149元/公斤,最低價136元/公斤,交易額400余萬元。
“這是一個開始?!眳菞澚赫f,開市首日的黃連行情比1月17日閉市時漲了約5元/公斤,已有不少連農、客商躍躍欲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