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漢飛2002年1月在德國加米施--帕滕基興參加跳臺滑雪四山賽。 中新社發(fā) 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柏林10月26日電 題:專訪德國冬奧冠軍漢飛:“北京將舉辦一屆精彩的冬奧會”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一百天之際,德國前跳臺滑雪名將、鹽湖城冬奧會冠軍斯文·漢納瓦爾德(Sven Hannawald,中文名漢飛)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獨家視頻連線專訪,暢談對北京冬奧會場館和測試賽、冬奧在人文交流維度意義等問題看法。
漢飛表示,無論是在跳臺的現(xiàn)代化程度還是選手的備戰(zhàn)水平方面,中國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德國現(xiàn)役運動員和他本人都很期待北京冬奧會,相信這將是一屆精彩的冬奧會。他祝愿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行,也祝福各國運動員在中國取得佳績。
漢飛是德國前跳臺滑雪名將、鹽湖城冬奧會冠軍。他于2002年成為跳臺滑雪四山賽史上首位實現(xiàn)大滿貫的運動員、德國年度最佳運動員,目前擔任德國電視一臺的跳臺滑雪運動評論員。
談及德國跳臺滑雪運動員備戰(zhàn)北京冬奧會的情況,漢飛介紹道,對于這一項目的運動員來說,熟悉他們將要投入比賽的場地和跳臺始終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北京冬奧會而言,重要的是德國運動員能夠有機會提前體驗這里的全新跳臺,并熟悉其各項特性。“在北京冬奧,人們將能夠見證全新的跳臺,這些跳臺實在很棒,擁有最新、最優(yōu)越的條件,現(xiàn)役運動員對此已經(jīng)躍躍欲試了。”
在跳臺滑雪項目中,北京冬奧會的兩處場館引人注目,分別是首鋼大跳臺(“水晶鞋”)和崇禮太子城跳臺滑雪場地(“雪如意”),兩者的規(guī)劃和建設均貫穿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漢飛對此贊不絕口。他表示,重要的是,比賽結束、說完再見后,并不意味著整個場館的規(guī)劃就被束之高閣,而是考慮到了后續(xù)如何繼續(xù)利用這些冬奧遺產(chǎn)。“這一點令我感到非常棒。”
當被問及“最喜歡的中國運動員”,漢飛脫口而出的名字是“楊揚”:“我還記得2002年的時候,中國贏得了在冬奧會上的第一塊金牌,這是短道速滑選手楊揚的功績。那一年也是我和隊友一起獲得冬奧冠軍、我個人贏得跳臺滑雪四山賽大滿貫的一年,因此特別難忘。”
談及從鹽湖城冬奧會以來,冬季運動在中國的發(fā)展,漢飛觀察到,在東京舉行的夏季奧運會上中國大量摘金,而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運動員自然也付出了同樣多的汗水。“我認為中國在冬奧項目上已經(jīng)展開了許多專業(yè)的訓練——當然,最終能否奪金尚有待揭曉——但是中國已經(jīng)瞄準了奪金所需的基本前提,整個訓練團隊也正在全力以赴。”
“總而言之,中國已經(jīng)具備了在冬奧項目上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條件。”漢飛說。
退役后,漢飛除擔任體育評論員,還從事企業(yè)咨詢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在今年3月舉行的全球最大旅游業(yè)展會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ITB)期間,漢飛和4枚奧運金牌獲得者、中國國家隊雪車教練朗格(André Lange)以及德國乒乓球傳奇國手波爾做客中國展臺的旅游推介會和冬奧文旅直播間,講述了各自的奧運故事和中國旅行經(jīng)歷。
談及冬奧對于人文交流的意義,漢飛表示,當各國運動員待在運動員村(Athletes' Village)時,總是有聯(lián)歡性質(zhì)的活動(Get-together),在這些活動上,運動員們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比單純地見面問好要更加深入,也更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令人欣喜的是,這個賽季開始,來自中國的跳臺滑雪運動員也將正式加入這個圈子當中。”
“我為所有即將在冬奧會體驗一片嶄新天地的現(xiàn)役運動員感到高興,祝愿他們在北京取得佳績。”作為一名曾經(jīng)活躍在這一賽場上的前運動員,漢飛表示,自己對冬季奧運會總是傾注很多感情。“以我目之所及,這將是一屆精彩的冬奧會。作為前運動員,我也期待自己能夠在現(xiàn)場享受這種氛圍。對于本屆冬奧會,我既充滿了欣喜和期待、也將緊張地注視著比賽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