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人妻曰韩精品二区_精品人妇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白丝白浆无码性色_2019国产午夜福利精品理论片

中國航天員太空生活從1天到6個月,我們跨越了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點擊:623869
  從1天到6個月,我們跨越了什么
  
  ——中國航天員太空生活回眸
  
  ■解放軍報記者 賀逸舒 衛(wèi)雨檬 通訊員 鄭偉杰 奉青玲
 
  
 
  10月7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在轉(zhuǎn)往發(fā)射塔架途中。新華社發(fā)
  
  戈壁遼闊,夜幕低垂。
  
  午夜時分,戈壁深處,東風(fēng)航天城亮如白晝。
  
  樓宇之間,身著藍(lán)色制服的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城區(qū)外的發(fā)射場上,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靜靜佇立。
  
  乳白色整流罩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圖案下方,“中國航天”的藍(lán)色標(biāo)識異常醒目。
  
  東風(fēng)航天城,這座中國航天的夢想之城,即將又一次見證歷史。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搭乘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這里發(fā)射升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等3名航天員即將在中國空間站度過長達(dá)6個月的太空生活。
  
  有人說,世界上最遠(yuǎn)的距離,是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中國人的飛天之夢跨越千年,直到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飛天才實現(xiàn)。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也是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從楊利偉飛天開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大跨步前進(jìn)。如今,中國已經(jīng)在太空搭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太空家園。
  
  從“神五”巡天的21小時,再到“神十三”即將度過的漫漫6個月,我們跨越了什么?
  
  這其中,是夢想,是拼搏,更是中國航天人孜孜不倦的探索。
  
  關(guān)鍵詞 問候
  
  遙遠(yuǎn)的太空第一次傳來中國人的問候
  
  神州大地上,什么樣的聲音最動人?
  
  在1970年,是來自遙遠(yuǎn)太空的一首《東方紅》。在2003年,則是從電波中傳來的一聲“飛行正常”。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浩瀚的太空第一次迎來了中國航天員。數(shù)分鐘后,航天員楊利偉報告:“飛行正常。”
  
  這是太空中第一次傳來中國人的聲音。
  
  神州大地上,什么樣的畫面最動人?
  
  當(dāng)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運行到第7圈時,楊利偉對著鏡頭,舉起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和一面藍(lán)色的聯(lián)合國旗。楊利偉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問好:“向世界各國人民問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們問好,向祖國人民問好,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問好,感謝全國人民的關(guān)懷。”
  
  這是第一次在距離地面343公里的太空,傳來的中國問候。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4周年之際,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度過了21個小時。
  
  這21小時,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繞地球飛行14圈。這期間,楊利偉在太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次”——第一次在太空進(jìn)餐、第一次在太空休息、第一次天地通話、第一次從飛船上拍攝地球……
  
  這21小時,對于中國航天來說,來得格外艱難。
  
  1979年2月2日,鄧小平同志在訪美期間,在休斯敦附近參觀了林登·約翰遜航天中心。
  
  鄧小平幽默地對美國首批宇航員約翰·格倫說:“你成了神仙了。”格倫笑著回答:“人們什么都稱呼過我,就是沒叫過我神仙。”
  
  那時候,對于中國,載人航天還是一個遙遠(yuǎn)的夢想。
  
  在美國登上航天飛船模擬艙時,和鄧小平同行的方毅感慨:希望能有一天登上我們國產(chǎn)的飛船艙!7年后,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中國人有了自己的航天飛船模擬艙。
  
  隨著“921工程”公之于世,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開始“啟航”。
  
  1999年,中國第一艘太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fā)射,飛船運行了21個小時;2001年,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fā)射成功,飛船運行了7天;2002年,裝載著“模擬人”的神舟三號無人飛船成功發(fā)射,首次向世界敞開了窗口;2002年底,中國載人飛船發(fā)射的最后一次“彩排”——神舟四號無人飛船成功發(fā)射,極大地提振了中國人的信心……
  
  2003年,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
  
  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返回艙搭載著航天員楊利偉安然落地。楊利偉走出返回艙說:“飛船運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這一刻,距離楊利偉進(jìn)入太空21小時23分,距離中國第一艘太空試驗飛船發(fā)射3年多,距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已經(jīng)過去了11年。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之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普通民眾對航天了解甚少。而“載人航天”這個詞,往往只會出現(xiàn)在科普書籍中。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后,無論耄耋老人,還是垂髫兒童,幾乎無人不知楊利偉,無人不知神舟五號,無人不知中國載人航天。
  
  神舟五號成功飛天后,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說:“中國已成為第三個獨自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這表明它的太空技術(shù)已經(jīng)非??煽?。中國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功將開啟國際太空合作的新時代。”正如他所說,中國人的太空生活從此開始了。
  
  神舟五號發(fā)射2年后,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遨游太空的5天5夜,費俊龍和聶海勝2名航天員給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難忘的經(jīng)典時刻——太空過生日、太空刮胡須、太空翻筋斗……
  
  他們也創(chuàng)造了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脫下航天服進(jìn)入軌道艙、第一次進(jìn)行航天醫(yī)學(xué)空間實驗研究、第一次進(jìn)行壓力服穿脫試驗研究……在這些“第一次”中,中國航天開啟了新的篇章。
  
  關(guān)鍵詞 足跡
  
  航天員的一小步,中國飛天的一大步
  
  夢想有多遠(yuǎn),我們就能走多遠(yuǎn)。首次出艙活動,是中華民族在太空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隨著0號指揮員一聲令下,發(fā)控臺操作手果斷按下“點火”按鈕。
  
  霎時,烈焰噴發(fā),巨龍騰空而起。首次搭載3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劃破大漠蒼茫的夜空,漸漸化為一個很小的亮點,直至消失在云層里。
  
  在軌飛行43小時后,萬眾矚目的那一刻終于來臨——飛船的艙門打開了!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航天員翟志剛邁出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從此,茫茫太空“印”下了中國足跡。
  
  “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翟志剛一手扶著艙外把手,一手將五星紅旗高高舉起。此刻,深邃的宇宙里,每一顆星星都在深情凝視;廣闊的大地之上,億萬雙眼睛正含淚仰望。
  
  太空中,翟志剛步履緩慢,像是一個蹣跚學(xué)步的嬰兒。在航天員劉伯明和景海鵬的協(xié)助下,這次太空漫步持續(xù)了19分35秒。
  
  相對浩瀚宇宙來說,翟志剛在飛船艙門口移動的距離,實在微不足道。然而,他打開艙門邁出的那一小步,是中華民族飛天探索的一大步。
  
  當(dāng)?shù)灾緞偝晒ν瓿商招凶?,一個以中文為詞根造出的英文單詞“Taikonaut”(太空人),在世界各地關(guān)于“神七”的報道中頻頻出現(xiàn)。這個專指中國航天員的英語單詞,被西方接受并收錄到主流英文詞典,折射出中國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
  
  在全球媒體的鏡頭下,太空漫步時,翟志剛身穿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備受關(guān)注。這件凝結(jié)著中國航天人智慧和汗水的艙外航天服,集合了實現(xiàn)太空行走所需最關(guān)鍵、攻關(guān)難度最大的新技術(shù)。
  
  艙外航天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小型的太空飛行器,不僅飛船的功能都要具備,在重量、體積和功耗上的要求甚至比飛船更高,堪稱航天尖端科技集合體。
  
  按照國際航天界通行慣例,一個全新航天器成熟產(chǎn)品的研制周期平均至少7到10年。“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guān)”的中國航天人只用了4年。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后,是他們?nèi)找挂愿?、奮力投身科研創(chuàng)新的追夢姿態(tài)。
  
  透過“飛天”艙外航天服可以看到,翟志剛在太空中“印”下的足跡,象征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shù)邁上新高度。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wù),為中國發(fā)射空間實驗室、建立永久性空間站做好了準(zhǔn)備。
  
  “行百里者半九十。”信步九天的千年夢想實現(xiàn)了,中國足跡也將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關(guān)鍵詞 家園
  
  “天宮”迎來自己的“主人”
  
  2011年9月29日晚,伴隨長征火箭那耀眼的尾焰,天宮一號高高“掛”在星空之中。太空里,有了中國人的第一個“家”。
  
  天宮一號在軌飛行260余天之后,中國航天員首次入駐“太空家園”。神舟九號飛行任務(wù)開始,航天員們進(jìn)入“天宮”、在“天宮”生活的一個個瞬間,構(gòu)成了國人的共同記憶。
  
  在一次次熟悉的“點火”聲中,我們見證了這些偉大跨越。
  
  “好比一場太空接力賽,前面選手拿著繡花針,后面高速飛奔的選手要把一根絲線從針眼里穿過去。”2012年6月24日,中國航天員完成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太空駕駛”,實施極具難度和風(fēng)險的手控交會對接。
  
  7800米/秒的絕對飛行速度,航天員劉旺駕駛神舟九號,完成了一次令億萬人心跳加速的特殊“打靶”。
  
  在一片柔和的光暈中,神舟九號打開藍(lán)色翅膀,飛向天宮一號。10米、5米、3米……人控TV里,“天宮”撲面而來,越來越逼近十字靶標(biāo)的中心點。
  
  飛船與天宮之間的角度嚴(yán)格控制在1度以內(nèi),橫向偏差不超過0.2到0.3米,否則兩個重量超過8噸的飛行器就有可能發(fā)生碰撞和剮蹭。如果碰壞了對接機構(gòu),那就意味著中國“太空家園”將被迫報廢……劉旺鎮(zhèn)定自若,一邊控制手柄,一邊觀察儀表。地面超過1500次模擬訓(xùn)練讓他舉重若輕。
  
  千鈞一發(fā)之際,神舟九號對接環(huán)準(zhǔn)確捕捉到天宮一號。兩個“十字”輕微晃動一下,嚴(yán)絲合縫地重合在一起。“對接完成!”“天宮”終于迎來了自己的“主人”。
  
  此后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wù),航天員們在中國“太空家園”天宮一號開始了工作與生活。
  
  “太空授課”令人記憶猶新。
  
  2013年6月20日10時11分,太空傳來甜美的聲音:“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講……”
  
  在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上,“太空教師”王亞平通過質(zhì)量測試、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實驗,展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等物理現(xiàn)象,并回答了學(xué)生們關(guān)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護(hù)、失重對抗和太空景色等問題。
  
  神舟十號飛行時間15天,是中期太空飛行的起點。緊接著,從15天到33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wù)實現(xiàn)了“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航天員出征的腳步變快了,全新的挑戰(zhàn)在等待著他們,中國空間站夢想觸手可及。
  
  關(guān)鍵詞 天地人和
  
  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
  
  初秋夜晚,當(dāng)攝影愛好者抓拍天和核心艙組合體掠過上空時,在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太空,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湯洪波也正在拍攝地球。
  
  從北京到膠東半島約670公里,駕車需要大概7.5小時。而湯洪波從兩地上空掠過,一分鐘都用不了。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頗具浪漫主義的詩句,此時正是天和核心艙里航天員們的真實寫照。
  
  從太空望去,地球靜謐而美麗。夜晚,陸地上的燈光亮起,宛如璀璨的滿天繁星;清晨,太陽從眼前升起,光芒萬丈。
  
  2021年7月4日,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出艙活動成功實施。在討論技術(shù)創(chuàng)新之前,每個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太空帶給人類如夢如幻的美感。以至于航天員劉伯明第一次出艙后,不禁感慨:“哇,這外面太漂亮了!”
  
  航天員拍攝的照片和Vlog(視頻博客)一經(jīng)發(fā)出,立刻引起網(wǎng)友熱議。眾多網(wǎng)友紛紛表達(dá)對航天員的羨慕之情。
  
  其實,這只是他們生活的一小部分。太空生活3個月,足夠漫長、足夠精彩,也足夠艱辛。
  
  3個月他們做些什么?3個月,神舟十二號完成了在軌組裝建造、維護(hù)維修、艙外作業(yè)、空間應(yīng)用、科學(xué)試驗以及空間站監(jiān)控和管理等一系列任務(wù),進(jìn)一步驗證了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功能性能,全面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shù),在軌驗證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
  
  3個月太空生活,我們身處地球的觀眾又能看到什么?巡天太極、筷子夾茶水、太空動感單車、空間站折疊廚房……一系列新奇而有趣的太空生活細(xì)節(jié),將遙遠(yuǎn)神秘的深空拉近至普通人的身邊。
  
  如果說當(dāng)年神舟五號楊利偉飛天是中國人的“圓夢之旅”,那么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太空生活3個月,則為中國人延伸著更加新奇又有吸引力的美好夢想。
  
  9月3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話天宮活動在京港兩地拉開帷幕。天地通話中,航天員們將他們的中國夢傳遞給了香港青少年們。“中國夢,航天夢,有你有我。”劉伯明說。
  
  今天,神舟十二號的故事已經(jīng)結(jié)束,而神舟十三號的故事即將開始。3名航天員將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最恰當(dāng)?shù)臅r機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相會。在即將到來的6個月太空生活里,更多新技術(shù)會被驗證。
  
  “天和將至。”2000多年前,中國哲學(xué)家莊子以一種穿越時代的口吻,訴說著“天地人和”的美好寓意。
  
  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中國航天員又將從一個家園奔赴另一個家園。
  
  地上的家園,是神州大地的億萬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天上的家園,正在等著無數(shù)中國人一起去開拓。
  
  神州一心,征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