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11日電(記者王茜 殷曉圣)27小時無間斷直播、直播中每15分鐘就會放好禮、發(fā)放高達888元的現(xiàn)金紅包、不同消費檔位滿減……
隨著一年一度“雙十一”電商促銷活動大幕開啟,網購在香港快速升溫。淘寶天貓香港站為此推出了一系列撬動消費者需求的措施,他們相信香港市民有更強的消費爆發(fā)力。
香港市民李女士的網購平臺購物車里堆了十幾種商品,11日她特意起早開啟“買!買!買!”模式。“我是聽朋友推薦的,沒想到網上超市里有那么多好吃的,什么江西拌粉、海南粉、螺螄粉,這些在香港很難買到。有時還會在網上買一些小孩的玩具如跳跳棒、套腳跳圈圈,真的又便宜又好用,而且還能送到家門口。”
天貓?zhí)詫毟郯呢撠熑岁愖訄哉f,他們對今年的情況非常樂觀,流量比想象中要好。經過幾年淘寶天貓本地化運營,客戶對參與方式更加熟悉,參與度也非常高。
香港市民蘇先生說:“我在疫情期間經常網上買一些消毒濕巾、廚房用的紙巾等,這些比香港的要便宜好多,例如一包40抽的75%酒精濕巾在香港要40多元港幣,在網上26元人民幣可以買4包。”
“我老婆還會買小孩子讀的兒童圖書、學習用品和一些小孩的衣服等等,真的好便宜,質量也很好。”蘇先生說。
奧緯咨詢副董事合伙人岑紀汶認為,這種購物方式的轉變與國貨近年來的快速崛起有關。近年來,國產品牌的質量更優(yōu)、設計更佳、科技含量提高,消費者對“中國制造”越來越有信心。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也助推了香港消費者向網購模式的轉型。受“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的零售企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社會消費大幅下降。為幫助中小企業(yè)走出困境,帶動消費,推動電商產業(yè)發(fā)展,香港特區(qū)政府及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先后舉辦公益直播帶貨活動,讓更多內地網友方便快捷地購買優(yōu)質港貨,也讓更多的香港市民認識、了解并參與到網購中。
岑紀汶表示,疫情給香港的實體零售業(yè)造成打擊,但同時也加速了線上零售市場的發(fā)展。線下消費轉移到線上平臺,對香港零售市場的復蘇至關重要,會逐漸改變香港消費者的購物偏好和行為。
香港零售及批發(fā)從業(yè)員協(xié)會理事長蔡宗建表示,因疫情原因香港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網購,這次“雙十一”很多人早早開始從網上購買一些內地的產品,未來這將會是一種趨勢?,F(xiàn)在香港的一些大型公司已開始認識到這種經營模式的變化,開始線上線下同步發(fā)展,這非常有利于香港零售業(yè)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