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充電樁為例,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迅速推廣,智能充電樁似乎一夜之間在城市空間里變得隨處可見。在公共充電站,充電樁往往有運營商維護和管理,風險相對可控,而類似商場、停車場、小區(qū)甚至個人安裝的分散充電樁,安全隱患會隨著設施的老化一天天加劇。
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是我國充電樁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確保用電安全,防止漏電風險,一直是他最基本的目標之一。
近年來充電樁發(fā)生的漏電事故較為少見,劉永東認為,這一方面與設備較新還未老化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行業(yè)標準較為嚴格不無關系。
充電設施行業(yè)的主管部門為國家能源局,屬于電力行業(yè)的范疇之內,因此行業(yè)標準中關于用電安全的要求也更加精細和嚴苛。
目前,某些行業(yè)和領域涉及用電設施的制定標準和規(guī)定中,對于用電安全的規(guī)范可能還不夠完善。
例如,廣州交通設施機箱漏電事故后,媒體發(fā)現(xiàn),工信部發(fā)布的《通信系統(tǒng)用室外機柜安裝設計規(guī)定》中也有“易于淹沒的洼地不應設置室外機柜”的規(guī)定,但如何界定并無詳細規(guī)定。再比如,關于同樣備受關注的戶外廣告牌,《廣東省戶外廣告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十分簡單,廣告牌須“符合國家建筑物和構筑物電氣安全的要求”。
劉永東希望各個行業(yè)在用電方面,特別是針對戶外設備要更加重視起來。如果其他行業(yè)制定的規(guī)范中有涉及涉電內容的,可以援引電力行業(yè)相關規(guī)范或請電力監(jiān)管部門參與制定。
用電安全任重道遠。在此,我們也提醒和呼吁社會各用電單位和個人,要切實履行屬于自己產權的涉電設施管理安全責任。尤其在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查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好運行維護,規(guī)范日常用電檢查,加強用電安全意識,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全面防范和堅決遏制公共場所供用電安全事故發(fā)生。
文末小貼士:
暴雨天出行注意一下這些地方
01.積水路段
連續(xù)大雨,有些路段積水也是比較常見的,能避開就避開,不能避開一定要隨時觀察附近有沒有用電、供電設備,有沒有供電線路斷落在積水中,避免水體導電而產生觸電事故。
02.景觀燈
景觀燈雖然絢麗多彩,但其供電線路長期暴露在烈日、雨雪、冰凍環(huán)境中,絕緣老化速度明顯加快,尤其在潮濕浸水環(huán)境下,可能暗藏漏電隱患。水下的景觀燈就不說了,曾發(fā)生過三姐弟因為水池景觀燈漏電觸電身亡的慘劇。
特別是那些安裝在地上、跨橋、建筑物底部的景觀燈,到了大雨積水時就等于是個“水下景觀燈”了,而且漏電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水下景觀燈。
03.廣告燈
一些地方的公交站廣告牌是燈箱式的,而箱體往往是導電的金屬材質,暴雨天確實存在安全隱患。
04.路燈
路燈為居民夜晚出行提供了照明。平時大家可能不覺得它危險,經常有人在路燈下擺個地攤、鎖個單車啥的,甚至還有熊孩子喜歡對著燈桿噓噓……這些做法都存在很大的觸電風險,因為路燈燈桿也是導電的金屬材質,桿內又有電線,不是沒可能漏電的!特別是雨天,一旦雨水浸入、內部線路破損或者有接頭的話,后果不堪設想,近年來,路燈電死人的事故并不罕見。
05.供電設施
供電設施包括室外的供電箱、變壓器、供電線路等。
一般情況下,它們裝在路邊、屋后、人行道或綠化帶旁邊,都做過安全處理,懸掛有警示標示,只要不主動攀爬、觸摸、破壞,一般是沒事的。
一旦下雨并發(fā)生水災時,供電箱設施若受損或被水淹沒,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特別是帶電的電線斷線落入水中,因為水具有導電特性,極易引發(fā)人員觸電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哪怕是高壓輸電線路斷線掉在地上或樹上,也不能隨意靠近,要離開8米以上,防止跨步電壓傷人。
06.紅綠燈
紅綠燈雖然沒有路燈那么多,但是原理一樣,也盡量不要觸摸、攀爬,雨天更要遠離。因為曾經也發(fā)生過紅綠燈漏電的案例。
我們該怎么防范呢?
別急,小編為您梳理了安全防范措施:
1.不倚靠路燈桿、信號桿、供電箱,不觸摸景觀燈、噴水池,留意周圍是否有電線,遠離掉落地上或水中的供電線路。
2.繞過積水嚴重路段。如果必須要蹚水,一定要觀察附近有沒有電線斷線落地、電桿傾斜或倒地、樹枝倒壓線路等危險情況,還要觀察附近有沒有供電箱、變壓箱或其他帶電設備浸泡在水里。
3.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倒地,千萬不要貿然伸手施救。人體導電,赤手救人或使用潮濕、金屬工具觸碰觸電者都極其危險。先趕緊通知消防、急救和供電公司來現(xiàn)場處理。在他們來之前,別忘了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
如果無條件做好絕緣防護,一定要等專業(yè)人士來處理,萬不可逞能,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