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到《龍嶺迷窟》,干過劇務(wù)、扛過軌道,如今滿足于有戲拍
“小人物”姜超 能走到今天燒高香了
網(wǎng)劇《龍嶺迷窟》中,姜超飾演主角之一的王胖子,這是他從業(yè)28年,出演過一百多部作品中鮮少的一部超級IP劇。這令他的滿足感達到峰值,“對于一個四十來歲的人來說,還能和如此專業(yè)、大制作的團隊合作,是演員最大的幸運。”
提及姜超,觀眾更愿稱他為“李大嘴”或“小姜”。情景喜劇《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的接連爆紅,令渾身充滿喜感的姜超走出需要靠跑龍?zhí)?、當劇?wù)維持生計的窮苦日子。而《武林外傳》至今過去十四年,其他演員大多已紅透半邊天,姜超卻仍堅守在黃金配角一線。“能走到今天,讓那么多觀眾認識,我已經(jīng)是燒高香的幸運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A 讓王胖子多點可愛
他只是個真實、接地氣的普通人
姜超擅長飾演小人物,他也喜歡這類角色,他相信小人物里也有大英雄,“就像我自己,生活中是一個不愿意拋頭露面的小人物。但我現(xiàn)在能演戲,又被那么多人關(guān)注,我覺得這種生活挺好,這類人才是真實存在的。”
在《龍嶺迷窟》之前,包括黃渤、姜武在內(nèi),至少八位演員在不同版本的《鬼吹燈》中扮演過“王胖子”。
《龍嶺迷窟》中的王凱旋是標準的“胖子”身形,笑起來憨態(tài)可掬,愛財貪吃、插科打諢,就像剛從北京潘家園收攤回來的。相較之下,原著中的王凱旋更“混不吝”些。這也令此版詼諧感十足的王凱旋陷入兩極評價。有書粉認為姜超版“王胖子”有太多市井小民的市儈,寧可占小便宜絕不能吃虧,遇事就碎叨個不停。換句話說,像極了“李大嘴”。
但姜超反而認為,王凱旋和李大嘴確有相似之處——真實、有缺點,但同樣剛?cè)岵?ldquo;每個人都對王凱旋有不一樣的理解,就像我和王凱旋都是部隊大院出身,都更愛講道理,不惹事兒也不怕事,關(guān)鍵時候絕不差事兒。而且王凱旋再厲害,在整個歷史大潮中,他還是一個普通人。”姜超希望自己塑造的王胖子能多一些小人物的真實、接地氣,盡量演得可愛一點,讓大家接受起來更容易。
滿足于有戲拍的生活
《武林外傳》播出至今已有十四年,期間曾有不少人反復(fù)提問姜超,《武林外傳》的合作演員都已經(jīng)大紅大紫,只有他還在演配角和小人物,是否介意人氣上被比較?姜超從未回避過這個略有冒犯的問題,“這有啥可介意的?閆妮姐、姚晨、沙溢他們非常優(yōu)秀,‘火’是應(yīng)該的。”
十四年間,姜超兀自享受于“有戲拍”的狀態(tài)。他總是回想當年在劇團打水、做劇務(wù)的苦日子,“現(xiàn)在都能有角色來讓我挑了,別人邀請的時候還叫我一聲‘姜老師’。這種事我那時候做兩個月的美夢都想不到。”他希望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自己都能堅守在小人物的領(lǐng)域精耕細作,時刻提醒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從井里爬向地面的。
B 干過劇務(wù)、扛過軌道
一個月賺幾百塊艱難度日
即便生活艱難,姜超卻沒有過絲毫迷茫。他只有一個目標——想盡一切辦法在北京生存下去,“考慮生存的人從來都不會迷茫,生存下去才能有機會為生活迷茫。”
在《炊事班的故事》前,姜超曾經(jīng)有過七年的龍?zhí)咨摹?/p>
1992年,17歲的姜超考入空軍話劇團學(xué)員班,繼承了軍人家庭的志向,成為了一名文藝兵。同年因身形健壯,他迅速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三國演義》中的將領(lǐng)魏續(xù)。雖然只有三場戲,但姜超全程處于興奮狀態(tài)。然而,這卻成為他未來七年間戲份最多的角色。
為了賺錢糊口,除了偶爾接些配音的活兒賺外快,姜超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混跡在劇團里干雜務(wù),打開水、扛軌道,每個月靠劇團發(fā)的幾百塊錢勉強度日。他曾在采訪中透露,有一次跟著劇組進山拍戲,等到大部隊都回去吃飯了,才發(fā)現(xiàn)一節(jié)軌道落在山里。姜超跑了四十分鐘的山路折返,結(jié)果回去后連一根黃花菜也沒給他剩下,只有一個人遞來已經(jīng)啃過的半個饅頭。
即便如此,打雜的活也不是每天都能有。一旦閑下來,姜超就泡在美術(shù)館旁邊的三聯(lián)韜奮書店。那里是北京第一個允許讀者免費看書的地方。至少三年,姜超常常買一個面包、一瓶礦泉水,一大早就從劇團騎自行車到書店,爭取混一個能坐著看書的墩子,一呆就是一整天。從報告文學(xué)、大家散文到經(jīng)典名著,包羅萬象的閱讀為姜超打開了一扇扇門。“我現(xiàn)在仍得益于那幾年讀書的日子。你的人生觀、世界觀會變得更加開闊,作為演員的體驗也變得更豐富了。”
C 尚敬是職業(yè)生涯貴人
小姜、大嘴被記住是幸運
每次采訪,他總是會客氣地稱呼記者為“老師”;結(jié)束時會真誠地表示感恩。每當街上有人脫口而出“小姜”“大嘴”,即便對方想很久也喊不出“姜超”,他也樂于點頭回應(yīng)。“很多演員都有代表作,但大家能記住我演的角色,這是多難得的一件事!”
姜超職業(yè)生涯中的三次轉(zhuǎn)機,都離不開導(dǎo)演尚敬。
1999年,空政話劇團排演話劇《和平之翼》,尚敬擔任導(dǎo)演,王學(xué)圻、王超主演,而第三位主要人物黑塔的A角是洪劍濤。后因種種原因,洪劍濤沒有參演,機會突如其來地落到了23歲的B角姜超身上。這是打開水的劇務(wù)“小姜”,第一次有機會以主角身份站上舞臺。“有的人可能在等的過程中,覺得希望渺茫就漸漸放棄了,但我寧愿一直等下去。”
黑塔這個角色從19歲跨越到70歲,對演員而言是極大的考驗。團里充斥著“小劇務(wù)演主角”的質(zhì)疑聲,也有不少人提議換角,但尚敬卻堅持彩排之后再決定。排練過程中,姜超的狀態(tài)瀕臨“魔怔”,每天焦慮到重度失眠,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大把大把的掉頭發(fā)。為了更好的詮釋老年階段,他利用自己多年的配音經(jīng)歷,試圖先從聲音上接近角色的滄桑感,再逐漸于表演上精準拿捏。直到第一次帶妝彩排結(jié)束,尚敬評價“黑塔這個角色,在臺上立住了”。這句話也讓姜超的演員生涯,從此立住了。
經(jīng)此合作,三年后尚敬籌拍電視劇《炊事班的故事》,姜超成為最早確定的演員之一,“小姜”也是為了姜超量身定制的。而后2006年,尚敬又第三次“點將”姜超飾演《武林外傳》中接地氣、愛貪小便宜,但有情有義的“李大嘴”。如果說《炊事班的故事》讓姜超擁有了人生代表作,《武林外傳》則讓他一躍成為國民演員。雖然后來由于形象所限,姜超幾乎一年沒有接到新的劇本,但經(jīng)歷了否極泰來,他認定自己已經(jīng)足夠幸運。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