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人妻曰韩精品二区_精品人妇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白丝白浆无码性色_2019国产午夜福利精品理论片

“巾幗藍盔”掃雷排爆 女人讓戰(zhàn)爭走開
發(fā)布時間:2020-01-09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擊:652249

女人讓戰(zhàn)爭走開

女掃雷手楊怡鑫在作業(yè)通道探測地雷。孫帥/攝

  在中國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的410名官兵中,有18名“巾幗藍盔”,她們分別在掃雷排爆、建筑施工、醫(yī)療援助和語言翻譯等崗位上發(fā)揮重要作用,贏得了聯(lián)黎司令部、當?shù)孛癖姷膹V泛認可和贊譽。

 
  中國第十八批赴黎維和部隊由陸軍第74、75集團軍和桂林聯(lián)勤保障中心抽調人員組建,下轄一個多功能工兵分隊、一個建筑工兵分隊和一個醫(yī)療分隊。
 
  為了積極響應聯(lián)合國關于“讓更多女性參與到維和行動中來,實現(xiàn)性別平等目標”的呼吁,第十八批赴黎維和部隊派出了3名女兵執(zhí)行排雷任務,這也是我軍首次派出女子排雷作業(yè)手征戰(zhàn)國際維和戰(zhàn)場。
 
  每個晴朗的早晨,帶有“UN”標識的掃雷車隊駛出中國維和營區(qū),趕赴“藍線”雷場。作業(yè)場上,維和官兵頭戴藍盔、身著防爆服,3名女掃雷作業(yè)手——楊怡鑫、魯艷紅和張華杰的身影總是格外引人關注。
 
  40多公里的山路崎嶇陡峭,掃雷車隊要用1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雷場,搬物資、設場地,男兵干的工作女兵一樣不落。張華杰坦言,“選擇戰(zhàn)斗崗位,就是選擇挑戰(zhàn)自我,不會的工作可以學,不足的能力可以練,現(xiàn)如今我也能獨當一面了。”
 
  2019年6月,“藍線”附近荒蕪的雷場第一次迎來女戰(zhàn)斗員,呼嘯的狂風攜沙帶土,熾熱的山坡暑氣蒸騰,加上隨處可見的骷髏頭警示標志和銹跡斑斑的鐵絲網,讓初來乍到的3名女掃雷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說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會退縮。”女掃雷手魯艷紅說。
 
  “從訓練場到真實雷場,首先要過心理關。”魯艷紅主動請纓第一批進入雷場進行勘察,親眼目睹了率先用機械裝備開辟出來的安全通道上地雷爆炸留下的彈坑和警戒線外側裸露在地表的地雷。
 
  “危險讓我更加小心謹慎,看見地雷更加堅定了我掃雷的決心。”魯艷紅很快適應了雷場,嚴格遵循掃雷標準作業(yè)程序,第一天進行掃雷作業(yè)就成功排出1枚以色列4號反步兵地雷。
 
  “我始終相信業(yè)精于勤、熟能生巧,精湛的專業(yè)技能會讓我在掃雷作業(yè)中游刃有余。”女掃雷手張華杰早早就把掃雷理論研究透徹,并應用在實際工作中。聯(lián)黎司令部為確保掃雷手的安全和工作效率,規(guī)定作業(yè)45分鐘就要進行輪換,而張華杰輪換后依然選擇頭頂烈日,在下一位作業(yè)手掃雷時觀察學習,聽掃雷小組長的指導。日復一日,她的筆記本上記錄了大量珍貴的掃雷經驗和工作心得。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楊怡鑫說,手持5公斤多重的探雷器長時間探測信號源需要足夠的手臂力量,她課余時間就鉚在健身房“擼鐵”。挖到蛇窩和毒蝎子是掃雷作業(yè)中常有的事,她就選擇重新開辟通道,等蛇蝎走后再返回繼續(xù)作業(yè),絲毫不耽誤掃雷進程。
 
  來到聯(lián)黎維和任務區(qū)7個月,3名初次走上“藍線”雷場的年輕掃雷女兵從需要小組長全程指導的新手,成長為可以獨自執(zhí)行任務的合格作業(yè)手,累計清排出地雷100余枚。她們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和優(yōu)異的掃雷成績受到聯(lián)黎官員的稱贊,聯(lián)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司令德爾·科爾少將視察中國維和部隊營區(qū)時專門會見了3名掃雷女兵,并稱贊說:“你們是我見過最勇敢的維和女兵!”
 
  在中國赴黎維和部隊的任務區(qū)內,有一個小村莊叫曼蘇里村,經歷過2006年黎以戰(zhàn)爭摧殘,許多房屋上還可以看到戰(zhàn)爭留下的槍炮彈孔。曼蘇里村地處偏遠,醫(yī)療條件落后,村民就醫(yī)困難。
 
  得知情況后,中國維和部隊將曼蘇里村定為長期幫扶的醫(yī)療點。每周三上午9點半,醫(yī)療小分隊都會準時來到村里義務巡診,不到20平方米的候診室常常坐滿了前來就診的病人。中士巫露露是一名女護士,她總是迅速擺放好醫(yī)療儀器和藥品,協(xié)助軍醫(yī)接診。
 
  在一次接診中,有一位聽力嚴重受損的老太太,軍醫(yī)和雇員都無法通過語言交流得知病情,可當男軍醫(yī)想要對她進行檢查時,老太太卻捂著頭巾一直搖頭。巫露露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后,立即主動上前攙扶老太太到隔壁房間對她進行一對一檢查,最終查明了病情,協(xié)助軍醫(yī)對癥下藥。
 
  老太太離開巡診站點時,滿含熱淚給了巫露露一個深情的擁抱和貼面禮,嘴里說著阿拉伯語。雇員鮑勃翻譯說:“她是在表達對護士巫露露的感謝。”
 
  除了曼蘇里村,中國維和部隊還定期對賈班村、辛尼亞、庫雷拉等村莊進行義務巡診。每次巡診任務中,女護士趙竹青都會把病人的姓名、年齡、國籍、領取的藥品進行詳細登記并備案,方便給予更有針對性的治療。病人中大多數(shù)是女性,需要查看病情都由她獨自與女患者接觸,趙竹青服務熱心細致,經常被就診的患者邀請合影留念,備受村民喜愛。
 
  受戰(zhàn)爭影響,大量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難民涌入黎巴嫩,他們?yōu)榱硕惚軕?zhàn)爭,逃難到這里,黎巴嫩出于人道主義接收了他們,但由于國家經濟狀況不好,救濟能力有限,這些難民大都生活十分貧困。
 
  “阿里開燈的時候,哧哧直冒火花,嚇我一跳,原來電燈沒有插頭,只能用兩根電線直接插入插座來代替,太危險了。而其他的地方也存在類似的安全隱患,各種線路縱橫交錯、凌亂不堪。”列兵宋艷婷回憶起第一次踏進敘利亞難民阿里家門時的情景說。
 
  “阿里一家7人擠在一起,寄居在當?shù)卮迕褚婚g不足30平方米的地下庫房,光線昏暗,僅有的一扇窗也是破的,因為太窮,他們請不起電工。恰巧我們當時正在阿里就讀的瑪加迪希望學校進行人道主義工程援助。我就主動請求擔任翻譯,配合修理工去阿里家?guī)兔S修線路。”她說。
 
  冒著高溫,宋艷婷一邊翻譯一邊幫助整理屋子里凌亂的電線,將損壞的插座全部換成“中國制造”,臨走前還贈送了燈泡、開關、電線和插座。“他們一家人都非常感激,阿里的母親眼里閃爍著淚花,主動要求要跟我們合影留念。”
 
  宋艷婷是一名大學生士兵,2019年入伍后因為英語和軍事素質突出,被破格選拔參加維和行動。她不僅在人道主義援助中傳播了中國女軍人的大愛,在國際賽場上也展示了中國女軍人的風采。在聯(lián)黎司令部組織的鐵人三項比賽中,宋艷婷憑借超強的毅力完成了包含700米沖刺跑、20公里自行車騎行、5公里跑步和750米游泳的女子半程賽,最終奪得季軍。
 
  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女軍人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黎巴嫩政府軍軍營開放日活動中,列兵陳雨薇用古箏演奏了一曲中國經典民謠《茉莉花》,在場的外軍官兵和當?shù)厥忻窦娂娕e起手機拍照錄像。
 
  一名當?shù)嘏畬W生瑪雅主動請求和陳雨薇合影,并詢問能否試彈一下古箏,陳雨薇熱情地邀請她到古箏前坐下,耐心地為她戴上彈奏古箏的指甲,指導瑪雅彈奏時手指的彎曲弧度?,斞旁谠噺椇箝_心地說:“非常感謝你們讓我有機會嘗試彈奏中國樂器,它的聲音非常好聽,我很喜歡。”
 
  在聯(lián)黎組織的反艾滋病和性別暴力活動上,女翻譯魏睿思、王甄和3名女掃雷兵表演的漢服舞蹈《禮儀之邦》精彩絕倫,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女性的柔美,贏得了在場各國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為女性贏得尊重貢獻了力量”。
 
  孫帥彭希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