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500萬,收購你的微信小程序”
揚子晚報訊(記者 丁波 通訊員 陳旭)隨著網絡科技的進步,微信小程序的發(fā)展已然成為了一種趨勢,給品牌和用戶帶來了新的商業(yè)生態(tài),使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更加便利快捷。而就在這些小小的“微信小程序”身上,騙子居然也發(fā)現(xiàn)了“商機”……
出價500萬,但要交各種費用
“有人愿意出500萬收購你的微信小程序。”2019年5月份的一天,家住無錫惠山區(qū)的張女士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無錫某網絡科技公司業(yè)務員李某,專門負責做微信小程序買賣中介。李某說,最近有個北京某貿易公司看上了張女士在微信注冊的小程序“無錫生活服務平臺”,想花500萬購買,如果可以第二天就打預付款。
原來在今年5月,張女士在微信上注冊了一個名為“無錫生活服務平臺”的小程序,里面主要發(fā)一些旅游或二手房等內容的信息。當聽到該小程序有這么高的價值,張女士非常心動。隨后,北京某貿易公司的梅總聯(lián)系了張女士,張女士并未多想就答應了對方500萬的開價,覺得自己馬上要發(fā)財了。第二天,梅總打來電話,稱在打款時由于金額過大轉賬失敗了,需要張女士通過中介去互聯(lián)網中心做備案,并愿意承擔一半的手續(xù)費用。雖然心痛手續(xù)費,但是想到高額的收購價,張女士二話不說就付了一半的手續(xù)費6000元給中介業(yè)務員李某。
沒想到幾天后,中介業(yè)務員李某突然來電告訴張女士,她的微信小程序“無錫生活服務平臺”被人搶注,需要駁回費用。張女士又給對方轉去了4000元。從此,張女士三天兩頭的接到中介業(yè)務員李某的電話,以網絡平臺被攻擊、安全等級需升級、辦理平臺資質證書、維護費用等理由,陸續(xù)給中介業(yè)務員李某打錢數十萬元。
漲價到3000萬!但還需轉費用
本以為一切都準備妥當,坐等收錢,然而張女士又接到了中介業(yè)務員李某的電話,“你的小程序運營的非常好,現(xiàn)在評估報告上已經市值2700萬元了。”在李某的建議下,張女士和北京某貿易公司梅總將收購價談到了2200萬元,但此時的梅總并沒有爽快地答應下來。
而幾天后,中介業(yè)務員李某竟然告訴張女士,自己由于這筆生意為張女士墊付了大量費用,怕被公司發(fā)現(xiàn),已經辭職不干了。
沒過幾天,一位自稱北京某網絡科技公司的張某又聯(lián)系上了張女士,他給張女士帶來的收購價更是高達3000萬元。此時的張女士心中早已是疑竇叢生,但是以小博大的心態(tài)沖昏了她的頭腦,先后又被對方以重新交易、征信問題、擺脫中介等理由要去了數十萬元。
直至今年8月份,張女士再也聯(lián)系不上他們,這才徹底明白自己已經被騙了100多萬元,于是立即向惠山警方報警。
精心設局,多人共被騙250多萬!
惠山警方接到報案后,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很快,惠山警方在深圳抓獲徐某某、鄧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帶破多起同類型案件,涉案金額達250余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至此,一個涉案金額超百萬元的以收購微信小程序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覆滅。
此案中,張女士遇到的是一個有預謀、有組織、有分工的詐騙團伙。他們通過網絡搜索、信息交換的方式鎖定擁有“網絡資源”的被害人,謊稱有買家愿意高價購買其手中“網絡資源”,引誘其上當,通過冒充中介公司幫助客戶轉讓并以各種理由騙取被害人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