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夫妻偷9罐奶粉養(yǎng)兒,不起訴顯司法溫度
議論風生
不背離法治精神,不拘泥呆板做法,將當事人當“人”看,這也是這類人性化司法舉動最打動人性之處。
法律有“冰冷”的一面,法律也有溫暖的一面。近日,一則“貧困夫妻養(yǎng)3孩偷9罐奶粉被抓,江蘇張家港檢方?jīng)Q定不起訴”的暖新聞,就引發(fā)輿論關注,也體現(xiàn)了司法的溫度。
據(jù)澎湃新聞報道,撫養(yǎng)三個孩子的年輕夫婦小姜和小蘭由于經(jīng)濟拮據(jù),分三次在超市偷盜了9罐價值1138元的奶粉,雙雙被以盜竊罪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江蘇張家港市檢察院審查后,對小兩口作出了相對不起訴(罪輕不起訴)的決定,同時向公安機關發(fā)出檢察意見書,建議對兩被不起訴人的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檢察人員之后還湊錢買了一箱奶粉和一些玩具,在節(jié)假日期間到小姜夫婦的住處進行回訪。
都說“法不容情”,但也有句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這二者并不矛盾,只是說法律有其剛性,也與人性相通。而該案中,辦案檢察官的處理,就讓當事人和民眾感受到了法律蘊含的這“冷”與“暖”兩面。
“暖”不意味著放棄法律基本原則。法律當然有“冰冷”的一面,那是因為法律中規(guī)定了法律責任。“法律有牙齒,必要時會咬人”,就是這個意思。
盜竊罪有三項入罪標準:盜竊財物數(shù)額較大(事發(fā)地江蘇立案起點為2000元);兩年內三次以上盜竊(不管合計數(shù)額多大);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不論次數(shù)也不論數(shù)額),符合一項即可。小姜夫婦一年內三次盜竊,確實達到了刑事追訴標準,當?shù)毓矊ζ湫淌铝负鸵扑蜋z察院審查起訴,并無不妥。
就此而言,小姜夫婦理應為他們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包括應承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這里面的民事責任,是指他們必須退賠超市損失。行政責任即是當?shù)毓部赡茏鞒龅男姓幜P決定。
但法律的剛性并不排斥人性化,恰恰相反,是跟人性深層次相通的。該案中,鑒于當事夫妻盜竊行為屬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免除刑罰”的情形,檢察機關依法做出“相對不起訴”決定,這般行使自由裁量權,豁免了小姜夫婦的刑事責任。
值得細說的是,這份溫情并不止體現(xiàn)在案庭之上。針對此案,如果當?shù)貦z察院只是大而化之地簡單化審查一下,按照法律框架向法院提起公訴,也并不乖謬。
但本案的承辦檢察官沒有止于此,而是深入了解案發(fā)經(jīng)過和嫌疑人家庭情況,“對這起簡單盜竊案件的全貌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找到了對他們有利的全部因素,最后依法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決定。此后又帶著禮品回訪,將人性化執(zhí)法做到了極致,達到了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完美統(tǒng)一。
這也讓人想起被傳播挺廣的“美國紐約法官審判老太婆偷面包案”:上世紀30年代,紐約貧民區(qū)一老太太為了餓著肚子的孫子偷面包,結果被當庭判拘役,但處罰作出后法庭上的人都向其捐出50美分——為冷漠所付的費用。張家港此案也讓人看到了同樣的溫情。
不背離法治精神,不拘泥呆板做法,將當事人當“人”看,這也是這類人性化司法舉動最打動人性之處。
□劉昌松(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