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人妻曰韩精品二区_精品人妇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白丝白浆无码性色_2019国产午夜福利精品理论片

“樂隊的夏天”: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
發(fā)布時間:2019-08-16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點擊:650567

  “樂夏”: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

◎愛地人

  今年立秋的第三天,熱鬧了一整個夏天的綜藝節(jié)目——《樂隊的夏天》,也結束了最后一期。“新褲子”“痛仰”和“刺猬”三支樂隊,成為了最終的前三名,雖然排名對于這樣一個樂隊節(jié)目來講,真的并不重要,尤其不能和音樂品質畫上等號,但排名的具體結果,倒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樂隊對于受眾來講的受歡迎程度。

  這其中,“新褲子”和“刺猬”也是節(jié)目開播之后話題最多的兩個樂隊,甚至還延伸出了許多的采訪和回憶。他們既是《樂隊的夏天》這個節(jié)目的支點,也成了討論中國搖滾樂時的某種支點。

  “新褲子”:永遠時尚永遠酷

  “新褲子”是這次《樂隊的夏天》第二“老”的樂隊,僅次于“面孔”樂隊。

  如果說“面孔”樂隊是中國搖滾樂隊第一階段最后的尾聲,那么“新褲子”就是第二階段的新聲。而在他們出道的當時,也確實和“清醒”“花兒”“子曰”等樂隊一起,被稱為“北京新聲”。

  看看“面孔”在今年《樂隊的夏天》舞臺上的臺風,就知道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普遍喜歡重金屬和硬搖滾曲風。他們的音樂很硬,他們的臺風很正,他們很多時候,就是舞臺上的搖滾明星范兒。

  “新褲子”則不一樣。從出道初期模仿美國朋克樂隊“雷蒙斯”(The Ramones),到后來涉獵迪斯科和復古電子,“新褲子”已經(jīng)從早期中國搖滾樂的人文情懷走出。他們的音樂不再為憤怒而憤怒,早期的“新褲子”,雖然也在音樂里傾訴著焦慮和煩躁,卻都是簡單直接,并不會留下太多的沉重。

  而越到后期,“新褲子”樂隊在轉型成為一支電子合成器主導的樂隊之后,他們更在“新浪潮”“迪斯科”等曲風中,找到一條連接復古與潮流的連線。

  因為“新褲子”的兩位重要成員彭磊和龐寬,學的都是和美術相關的專業(yè),前者做過動畫電影,后者更是早期“摩登天空”大量唱片的封面設計。正是這些視覺層面的影響,也讓“新褲子”樂隊在音樂作品之外,同樣還有一條美學的平行線。

  比如現(xiàn)在服裝界的復古潮流,以及八十年代的國貨回潮,其實都可以從十幾年前的“新褲子”MV及一些造型設計里找到。在很多人一說起中國搖滾樂,首先想到的只是人文精神時,其實卻忽略了像“新褲子”這樣亞文化樂隊的存在。他們的音樂,在保留著音樂獨立性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音樂的娛樂性。

  即使在《樂隊的夏天》這個舞臺,“新褲子”同樣不是一支以技巧性取勝的樂隊,他們之所以受到很多人歡迎,除了一些舞臺表演的燃炸,更包括了一種用潮流、時尚的審美,所塑造的永遠年輕、永遠時尚、永遠酷的音樂。

  “刺猬”:國際化語境下長大的D22一代

  “刺猬”和“新褲子”從組建時間來看,差不多隔了十年,這至少也是隔著一個斷代。

  “刺猬”可以說是D22一代的代表樂隊。D22是指當時位于五道口的一家酒吧,包括“刺猬”“后海大鯊魚”“粉筆線”“Carsick Cars”等樂隊,當年都是在這個酒吧演出,慢慢為人所知,D22也因此成為一個時代搖滾樂的支點。

  D22這一代的樂隊,有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從一開始,他們大多喜歡用英語填寫歌詞。和“唐朝”、崔健、“輪回”這一代的搖滾音樂人,總是不自覺想要在搖滾樂里結合本土元素不同,“刺猬”這一代搖滾新人,不僅受到的是純粹歐美搖滾樂的影響,而且在獨立搖滾時代長大的他們,也不再束縛在重金屬、硬搖滾等一些傳統(tǒng)的搖滾曲風框架中,大量“無浪潮”“油漬搖滾”“舞曲搖滾”“后朋克”“實驗音樂”等等曲風,開始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

  早期的“刺猬”,就像是一支灑滿了陽光的“油漬搖滾”樂隊。這一代樂隊的特點就是雖然他們的音樂形態(tài)和表達方式像是歐美搖滾體系下的產(chǎn)物,但卻通過非母語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童真浪漫、青春年少。尤其像“刺猬”,聽他們的專輯,就像經(jīng)歷了一個時代年輕人從叛逆期到中年的歷程。

  也正是因為音樂語境的完全國際化,也讓“刺猬”這一代樂隊已經(jīng)不像之前幾代中國搖滾樂隊那樣,需要強調自己的國際化。而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不同音樂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甚至出現(xiàn)像“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這種在國內都被高度認可,音樂技術和創(chuàng)新能力絲毫不亞于國外同時期樂隊的團隊。

  不過,從2009年的《白日夢藍》專輯開始,“刺猬”也慢慢增加了中文作品的比例,而他們近期的代表作:《火車駛向云外,夢安魂于九霄》,因為在《樂隊的夏天》舞臺演出,而被很多圈里圈外的人喜歡,這首歌曲同樣也是用中文表達的作品。

  這首歌曲以“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作為終句,而年輕,就是搖滾樂永恒的命題,它能激發(fā)年輕人的腎上腺,也能打動曾經(jīng)的年輕人的淚腺。至少在年輕這一點上,你可以看到相隔十年的“新褲子”與“刺猬”,最終也合流了。

  在中國,搖滾樂一直以亞文化的形態(tài)存在,即使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因為“滾石唱片”等唱片業(yè)巨頭投入,從而以商業(yè)營銷的方式推出過“唐朝”“黑豹”和“魔巖三杰”,但搖滾樂始終不能像歐美樂壇那樣,成為一種非常主流的音樂大類。這和早期中國搖滾音樂人過于追求單一的精神化有很大的關系。也正是這種內容的限制,導致了很多人對搖滾樂的偏執(zhí)和誤解,甚至因為過于強調搖滾樂的去商業(yè)化,使得搖滾樂在中國的發(fā)展反而變得畸形。

  《樂隊的夏天》這個節(jié)目,雖然不能說改變中國搖滾樂,它也只不過是將一些早就在圈內被人所知的樂隊,以集結的方式呈現(xiàn)。但因為平臺的傳播和發(fā)酵,至少可以讓搖滾樂,以一種更“正常”的方式呈現(xiàn)。

  這種“正常”,就是還原搖滾樂本來多元的音樂形態(tài),以及自由的音樂表達。搖滾可以和平與愛,搖滾樂同樣可以瀟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