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7月5日電 臺灣當局“主計總處”5日公布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CPI)同比增加0.86%,與民生相關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同比增0.75%。
該統(tǒng)計顯示,6月蔬菜及水果受接連豪雨及基期較低因素影響,價格分別同比上漲20.03%和14.73%;旅游團費及燃氣價格亦上漲,油料費、成衣、通訊費等同比下降,抵消部分CPI漲幅。當月CPI扣除蔬菜、水果同比漲0.32%。
6月低所得家庭CPI同比上漲1.17%,高于中、高所得家庭0.78%和0.89%的增幅,主因為價格升高較大的食物類占比高所致。進一步觀察重要民生物資,外界關注的項目中,雞蛋價格同比減6.68%,其余以面包、衛(wèi)生紙及紙巾等價格漲幅較顯著。
中央社指,今年以來,臺灣的物價漲幅相對緩和,“主計總處”先前一再強調物價漲幅平緩、核心CPI穩(wěn)定成長,代表物價環(huán)境穩(wěn)定溫和。
臺灣6月躉售物價指數(shù)(WPI)同比降1.93%,主因油品、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及其制品與藥品價格下跌所致,但當月新臺幣對美元貶值3.99%,加之農產品等價格飛漲,抵消WPI部分跌幅。其中內銷產品WPI跌2.32%,進出口品各跌1%和2.43%。
臺灣“央行”5日指出,6月底臺灣外匯存底金額升至4669.69億美元、環(huán)比增加25.35億美元,達歷史新高。(完)